内容提要:
动机在学习中具有关键作用。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驱力[1],它驱使我们开始并保持行动,以及决定行动的方向。动机在强度和方向上有所不同[2]。比如,两个学生都有玩电子游戏的动机,但一个学生的动机强度小于另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学生对玩电子游戏和另一个学生对打篮球的动机强度相同。个体从事一项活动的动机强度会受到另一项活动的动机强度和方向的影响[3]。比如,在时间和金钱的限制下,一个人可能只能去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影,二者不可兼得。学习动机不仅能够驱使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也影响了学生在活动和接受的信息中获得多少知识[4]。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采用更高级的认知过程来学习[5],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情境上的迁移[6]。
动机很复杂,人们从多方面对动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20世纪初,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动机的本能论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受本能控制的。由于本能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行为,20世纪20年代WoodWorth提出了驱力的概念,后来Hull在1943年[7]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强调生理需要会使个体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从而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有机体的平衡状态。然而,人类的有些行为不是为了减少驱力,反而是增加驱力,据此,Hebb[8]和Berlyne[9]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要求达到生理唤醒的一种最佳水平。针对驱力理论忽视了外在环境对行为诱发的影响,人们提出了诱因的概念,赫尔在驱力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诱因动机这一变量,形成了诱因理论。诱因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能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分不开,诱因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诱因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会推动个体的行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动机的认知理论备受重视,认为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本章节主要关注几种与自我调节学习相关的动机理论和建构[10]。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