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现代教育技术
https://www.izhouran.com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很多读者来信,希望我谈谈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学生到底在网上干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发展呢?

想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来自己经常讲的一个故事(玩笑):每一个一年级二年级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眼里都闪烁着光芒,都是北大苗子啊。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坏了坏了,只能上清华了(不好意思,总拿清华开涮,希望清华师生能懂得我对清华的感情)。到初中的时候,完了完了,只能想办法送哈佛了。到高中的时候,凑合着能高中毕业就不错了。

家长一步步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到绝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孩子们在学校的十二年学习生活中,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呢,他们都做了一些什么呢,为什么成绩就下来了呢?要是在以往,即使是专业人士,想彻底搞清楚也困难。而在线教育却恰恰有一个好处,他能把学习行为都记录下来,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自动半自动地去分析这些行为,了解他们在网上都做些什么?

下面首先结合我自己做过的一个研究谈谈学生在在线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一、学生在线学习特征:亲身感受

2004年,我到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师从李芳乐、李浩文、林智中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并参与了两位李教授提出的虚拟互动学生为本学习环境(简称VISOLE)的研究项目。VISOLE是一种游戏化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理念指引下。项目组开发出了一个名为《农场狂想曲》的教育游戏,每组或每位同学可以在其中创建一个在线模拟农场,通过管理农场来学习相关知识,培养问题解决等能力。该项目开发完毕后,我们在香港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采用了个案研究方法,希望能够重点了解同学在VISOLE中的学习行为。

本文无意展开介绍游戏化学习,只是想借这个例子分析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特点,我们当时的分析方法稍微特殊一些,因为两位优秀的研究助理Marti和Eric开发了一个重播功能(Replay),它可以像录像机一样完整记录每一个同学在游戏中的绝大部分操作,利用它就可以查看同学在游戏中的实际操作,并可以像播放影片一样重播他们的游戏过程,再加上同学撰写的游戏日志、最后递交的游戏报告、访谈、观察资料等其他资料,就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分析。

当时总共200多名学生参与实验,利用重播功能,并结合他们的日志等资料,我们从中逐步聚焦关注了20多位同学,其中有4位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同学,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一)A同学:从差生到优胜者

A同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同学,但是平时学习动机不强,因此成绩比较差。而VISOLE的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和游戏的竞争性、挑战性等特性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使他积极认真地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并在游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而在VISOLE中实现了“从差生到优胜者”的转变。

结合他的游戏操作和游戏日志等资料,可以看出他具有如下特点:1.既勤奋又认真。A同学是非常勤奋的,同时也以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游戏。2.既有计划又能随机应变。A同学在第一回合就已经有清楚的计划,同时他能够随机应变各种灾难及突发事件。3.认真查看资料。在本实验中,很多同学不太愿意阅读用户手册,而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规则,但是A同学相对来说更注意阅读有关资料,所以避免了无谓的失误。4.不断反思。从重播和游戏日志中可以看出,他非常善于反思和总结,并努力将上一回合的经验应用到下一回合中。5.努力钻研和勇于创新。从重播中,研究者注意到到第六、七回合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单纯为了积分排行榜,而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希望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希望在实际中探索”,即使为此影响成绩排名也不在乎。

(二)B同学:永远都是优胜者

B同学是深受老师、家长喜欢的传统的优秀学生,聪明、好学、认真和努力。在VISOLE中也一样,她认真积极地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并且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堪称“永远都是优胜者”的典范。

而从重播和其他数据看,她具有如下的特点:1.和A同学一样,她也具有勤奋和认真、认真阅读资料的特点,而且做得更好。2.反思深刻。每一次出现问题,她都能深刻反思,并系统解决问题。3.计划、应变和决策能力极强。该同学的计划性比A同学更强,她不仅计划下一回合的管理,甚至计划到下下回合的管理。而她在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策能力也让我大吃一惊。不如,她知道小麦在游戏中比较值钱,小麦又必须准时种植,所以为了准时种小麦,她宁愿提前收割尚未成熟的生菜,这就是“壮士断腕”的能力。

除了以上特点之外,B同学也具有认真思考、努力钻研、重视知识等特点。不过,相对于A同学来说,她在创新方面则有所不足,比如,她在几个回合中种植的基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生长期最短的白菜、生菜和黄瓜,这一点和A同学后期锐意尝试各种不同的作物显然不太一样。所以B同学未来可能需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

(三)C同学:努力过就不后悔

C同学是一位比较内向的同学,他的平时成绩比较差,而他在VISOLE中尽管也很努力,但是成绩仍然比较差,不过他却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失败,或许可以称为“努力过就不后悔”。

从重播和其他资料看,他的成绩之所以远远低于其它同学,主要是如下原因:1.没有一定的计划性,总是在随意操作。2.更多采用“试误”的策略而不是认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不善于将反思的结果应用到下一回合中。4.不善于协作学习。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同学,沟通能力不强,因此平时主要依靠自己学习。而在VISOLE中也如此,尽管他也访问别人的Blog,但是只是想知道别人作了什么,很少从中得到启发。

从总体情况看,由于该同学不注重参考资料和与人协作,而主要靠自己在游戏中“试误”,因此成绩不是很好。不过也要看到他的管理技巧确实也在缓慢提高。另外,他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表现,在游戏中作物生病以后,大部分人都是有病治病,有的能治好,有的死了。他治了两次都没能治好,后来他决定有病立即提前收割出售,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虽说这在游戏中是错误的做法,但是这个想法确实是新颖和独特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每位同学都有闪光点,我们需要找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并去帮助放大他的闪光点。

(四)D同学:只差一点点

D同学是一位深受老师同学喜欢的模范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在游戏中成绩也比较好,或许可以用“只差一点点”来总结。

对于D同学,首先要肯定他的积极行为:他是非常勤奋的,如果单从操作数目看,他比前面的3位同学都要多;他也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总是不停地去问别人;他也在不断的反思,比如考虑赚钱多少就逐渐调整牛羊数目;他也逐渐能够区分任务的重要性,比如感觉牛羊不赚钱就逐渐减少管理,感觉果园赚钱就大力加强管理;他管理农场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比如应对农作物虫害和疫病越来越熟练。

不过,也要正视他存在的缺陷:1.勤奋但是不够理智。2.反思但不够深入。可以看出他在不断地反思,但是却不够深入和全面。3.协作但不够有效。在访谈和游戏日志中,他都表示自己面对问题时经常会问同学。就此来看,他比C同学要善于协作学习,但是从分析看,他只是简单地咨询同学问题,而同学也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并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答案,也没有通过讨论彻底、全面的理解问题。

我当时分析完这些数据以后,其实还是挺有感触的,不仅理解了学生在线上是怎么学习的,也可以看出学生在线下是怎么学习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碰到一些学生,今年考试差一些分,复读了一年还是差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大幅度提高呢?还有一些同学很勤奋,很努力,也不笨,所以能成为中上学生,但是为什么成不了上等学生呢?或许也因为这个原因吧。当然,以上四类学生不一定能代表生活中的全部学生,但是我觉得值得参考。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二、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特征、行为类型及影响因素

上一节讲了我自己经历过的一个案例,可能会有偏颇性,这一节我们就对更多的文献进行调研,看看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究竟都有哪些特征?

(一)在线学习行为特征

通常的在线教育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视频和文档课件。比如在MOOC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看视频来学习课程的主要内容,浏览课程提供的一些文档资料作为学习补充。不同的学生在这些学习行为表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在课程视频上的行为投入比较多,在其他方面学习行为较少;有些学生则在学习讲义、课程文档上的行为投入较多。这两类就是Chen等研究者2017年在基于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使用发现中的:视频观众、讲义收藏家这两类学生。此外,针对学习材料收集这类行为特征,Anderson等人2014的研究中也定义了“收集者”这样一类学生。

有的课程会提供一些测验,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也有课程会把这些测验计入最后的课程成绩。当然,老师是希望学生首先来认真学习,然后再进行测验的。不过,有一类学生一进入课程就奔着这些任务去了,先做测验,然后再去看课程资料。很多研究都发现了这一点,比如Arora等人2017年发现的绩效偏爱者以及张媛媛和李爽等人2019年发现的绩效访问模式。

上述的一些行为特征基本上反映了在MOOC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习内容进行互动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也是在线教育中学生学习行为占比较大的一部分。这些互动行为主要发生在论坛当中,学生通过发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很多研究都发现了这类善于利用论坛来寻求问题答案的学生,比如Chen等人2017年定义的寻求者以及Anderson等人2014年发现的求解者。

上述这些研究发现的都是学生美好的一面:看视频、做作业、积极提问等。在线课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划水”的学生。比如前面提到的Arora等人的研究中也发现的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以及散漫的学生。Anderson等人发现的一些学习参与度特别低的旁观者等等。

(二)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

从前面论述中可以看出,某种程度上在线学习中学生的自由度更高,就会呈现各种不同的行为特征,当然,不同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比如我们学院贾积有、汪琼教授等人曾经针对北京大学6门MOOC课程的 82352位注册学员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取得了期末成绩的学员的学业成绩与在线时间、观看视频次数、观看网页次数、浏览和下载讲义次数、平时测验成绩之和、论坛参与程度(发帖、 回帖)呈正相关关系。曾嘉灵等人对MOOC学习者的研究发现,成绩优秀学习者相比于合格学习者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完成主动性强等行为特征。

其实,过去几次对在线学习行为研究非常多,这里不再一一罗列,如果要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行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学习管理方面,有些学生非常关注一些管理型的内容信息,比如课程的公告、学习平台发布的提醒信息等。比如我们对于课工场自适应学习平台中在线学生的行为序列探究中,发现学生查看消息的这一行为是行为转换网络中最为中心的行为

其次是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学生在看视频时,最常出现的几种行为就是:暂停视频、拖拽视频进度条、选择倍速播放。这几种行为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速度的主动性选择。我们对在线学生的行为序列探究中也发现,相比于低效率组来说,高效率组的学生在看视频时更偏向于采用选择性倍速播放的方式,在不同学习内容上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学习速度。

然后是学习规律性方面,学习MOOC的学生在学习规律性上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会根据课程发布时间,固定好每周的学习时间,而有的学生则是采取有空则上线学习或者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什么时候学的方式。有规律性地学习不仅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有助于学习成效。比如在研究者You 2016年对LMS在线课程中影响学生成绩的行为指标的探究中,采用定期学习来体现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最后发现定期地学习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强预测因子。

最后是学习拖延方面,无论是线下课堂学习还是在线学习,都会存在具有“拖延症”的学生。比如在一些定期发布学习内容的MOOC中,有些学生会在课程发布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学习并完成作业,而有些学生可能要等到快到作业提交的截止时间才开始学习。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拖延对学习成绩具有负面的影响。Tuckman2015年发表的文章中不仅证实了在网络学习中,拖延者的表现比非拖延者差,而且还证实了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中拖延与成就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强。

从上面这些有关在线课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方方面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对于在线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三、怎样促进学生的在线学习

了解行为特征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我们怎么去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在线学习成效,下面就结合以上所述及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谈一谈。

(一)学生应该怎么办?

首先,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前面刚说过,自主学习对在线学习成效影响非常大,其实,在传统教学中也是如此。我经常和别人讲,真正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是非常强的,靠老师和家长催促、帮助是不太可能的。

所谓自主学习,一般指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挺复杂的,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之前对自主学习进行过长期而全面的研究,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进一步研究。个人建议,就是要懂得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其次,要善于利用在线教育资源。

大家想一想,现在不管你在哪个学校读书,其实都可以接触每一个学科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那么同学们能否在听本校老师讲课之余在网上再听听北大、清华、哈佛、MIT……等学校的课呢?如果你能坚持下去,相信未来可能比北大的学生还要优秀。但是现状是什么呢?我记得哈佛教授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说,原来期望在线教育能够促进优质资源教育共享,缩小学业成就差距。结果发现,越好的学校,越优秀的学生,越善于利用在线教育,所以提升的就越快,而一些差学校、差生因为不善于利用(或者就不用)在线教育,结果相对差距还越来越大,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再次,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指的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我们不断听到需要提升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甚至人工智能素养等等,我以前也觉得这些需要一直说吗?这次疫情期间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让我们再次看到,提升学生(乃至全民)信息素养真的很重要。比如是否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熟练运用搜索等技能找到合适的资料,运用E-mail、微信等手段和合适的人联系,运用各种技术工具完成作业。关于信息素养,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团队一直在开展相关研究,大家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去学习。

最后,要学会“数字化学习与生存”。这次因为疫情,所有的学生被迫必须进行在线学习,那么有人就会想,疫情结束以后,我是否就可以不用这些呢?我想先回答一下,如果你不希望被未来的世界淘汰,就必须继续努力掌握数字化学习、生活和生存技巧。

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出版过一本书《数字化生存》,其中主要谈的就是数字时代对人类的冲击和影响。受这本书启发,我2008年开始在北大面向本科生开设了《数字化学习与生存》公选课,就是讲授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研究、写作文章、进行报告、社会学习、甚至网上创业等等,应该说在选修课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很遗憾的是后来工作繁忙就暂停了(超星平台上还有这个课程的视频)。最近几年,以色列学者尤瓦尔写的《人类简史》更是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未来社会。

有关部门其实也很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行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就本文来说,大家要特别关注其中的学会学习,尤其是学会在线学习,学会混合学习。

(二)教师应该怎么办?

在关心帮助学生成长方面,教师除了要像前面讲过的精心设计课程、注重教师呈现、注重互动等方面外,还需要做一些什么吗?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特征。这方面可以借助教学平台软件功能,结合相关研究,了解和理解不同学生呈现的行为特征,了解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学生行为的差异。

其次,要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前面讲过,在线学习中学生更自由,就可能有“划水”等学习行为发生。虽然我们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总是有学生管不住自己。所以要经常给学生发一些通知、提示信息,划定一些交作业的时间节点,给予及时的反馈。

再次,要针对性地给予支持,促进个性化学习。在线教育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爱,给予个性化学习支持,虽然老师可能比较累。比如,第一部分中讲过四名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对于A同学这一类很聪明但是不爱学习的同学,一方面要多做思想工作,一方面要多提供能吸引他兴趣的学习任务,并注意让他将学习动机迁移到日常学科学习中。对于B同学这一类永远都是优胜者的典型,当然不用太操心,但是一要注意给他们更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另外,要促进他们有意地进行创新。对于C同学,一方面要了解他的缺点,给予个性化支持,一方面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和家长联手培养他在某方面的特长。对于D同学,就是要促进他的深刻反思和深度协作学习。

最后,我还想为教师们多说一句,如果未来人工智能确实会让很多人失业,如果我们认为应该给学生更好的支持和帮助,那么未来一方面是否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比如15-20人),一方面给每位教师配备一位教学助手,或许这个会显著提升教学成效。(当然,我说的是未来,这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三)家长应该怎么办?

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家长发帖子,发抖音,说快被孩子的在线教育逼疯了,很多人都乐。但是事实上开展在线教育,家长确实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当然,对于大学生家长来说,基本上不需要太管了(可能也管不了了),这里主要说的中小学家长。

首先,做好后勤员、服务员。开展在线教育,首先就要有相关设备,良好的网络条件,随时的技术支持,这些都需要家长来帮忙完成,尽量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

其次,做好监督员、管理员。和前面对老师讲的一样,尽管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还是要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一方面监督孩子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一方面也要监督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不要访问一些有害的资源。

再次,做好孩子的学习伙伴。如果有条件,可以跟孩子一起学习,其实现在孩子们的学习资料都是很丰富的,也是很好看的,大家可以安静的享受一下读书生活,还可以顺便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大家要想一想,这是一次多好的终身学习机会,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一下自己的信息素养。

谈到终身学习,多说几句,现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可是如何推广呢?我有一次和时任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的王水发博士(现任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在讨论家庭教育时,我们想到或许可以打造一个家长学习平台,满足家长渴求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需要,将家长拉到这个平台中,然后逐步推给更多的学习内容,或许可以逐渐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这次疫情期开展的在线教育或许是一个契机,希望有地区抓住机会,借此打造终身学习社会。

总而言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他们发展的更好,我相信,在这个信息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定能够给他们更好的学习支持,更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还是祝愿疫情早日结束,能够让孩子们早日奔向校园!


后记


前几天,我让大家猜猜下一篇会写啥,意外地调查了大家的需求,可以看出大家对学生角色很重视。不过遗憾的是我还没有专门对在线学习中的学生角色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所以只能结合自己之前开展的游戏化学习中的学生行为和文献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写,希望能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起到一点点帮助作用。

另外,本专栏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欢迎大家转载,注明出处就好。希望大家全文转载,如果有删减,请注明编辑根据专栏文章自行进行了删减。另外,我没有答应独家授权(主要是不好意思拒绝任何一位朋友),还请大家知晓。



本期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主要参考了之前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上的文章《游戏化学习行为特征之个案研究及其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硕士研究生张媛媛提供了部分案例并参与了部分写作。

本期主编:王钰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小编说:在此疫情期间,小编也成为了一名“在线”学生,在此想从一名学生的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作为一名从本科到研究生都学习教育技术的学生,对在线教育其实并不陌生,但第一周在网络上与老师同学见面时,也不免感到好奇又兴奋,甚至闹出一些笑话。但是慢慢地,我们都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方式,甚至开始更多地探索在线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工具、新方式,比如我们会通过石墨在线文档、ZOOM视频会议等进行小组讨论,在平台上发帖交流等等。正如尚老师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在线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在线学习的成果。当然,除了学生自己,在线学习的成功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努力。在这次疫情中,学院为每个老师配备了助教,并对助教提前进行了技术培训,上课期间全程协助,我感到这对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们为了我们能有更好的在线学习体验,从教学设备到教学设计再到互动方式,都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探索;父母也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将电视音量调到了静音。总体来说,我的这次在线学习体验是很好的,但是我想一定也有许多学生对在线学习感到排斥和难以适应,原因可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无论如何,我都记得从小到大父母常对我说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家学习的日子里,自由更多了,但是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对自己的管理和要求,这不仅是在线学习者必须要明白的事情,也是所有终身学习者必须要明白的事情。同时,教育研究者也需要肩负使命,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在线教学规律,为在线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在线学习者的一点感想和看法,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推荐展开阅读

  1. 尚俊杰|如何正确看待在线教育

  2. 尚俊杰|如何有效开展在线教育

  3. 尚俊杰|如何看待视频课件的价值

  4.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教师的形象

  5. 尚俊杰| 如何促进在线教育中的互动



产权及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欢迎大家转载原创文章,不过如果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即表示同意以后可以相互转载。如果要转载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请联系原公众号或原作者另外,本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如需更多资源,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junjie-online

公众号昵称:俊杰在线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周然 » 尚俊杰| 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角色

周然工作室-专注于现代教育技术

微课专题课程设计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