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现代教育技术
https://www.izhouran.com

袁振国 | 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与引用:袁振国.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8(02):10-19.

 

[摘 要]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信息与知识的运用日益综合化,传统行业包括教育行业将面临重大冲击。泛在教育、人工智能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推动着教育方式和办学模式发生变革。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供可选择的教育、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育管理、建立合作沟通模式,才能积极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特点,应对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袁振国 | 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以变应变

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互联网时代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推动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动力是工具的发现和发明,工具是生产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大概分为4个阶段:石器时代,距今约20000年;铁器时代,距今约2000年;蒸汽时代,距今约200年;互联网时代,至今约20年。从中可见,从距今20000年到2000年、2000年到200年、200年到20年、20年,人类文明发展遵循着一条清晰可见的线索。由此可以发问:2年后人类将会发生什么?

在人类开始运用互联网以来的20多年间,经过了3个重要节点:IT时代(信息技术时代)、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尽管人类生活依然以现实为纽带,但事实上现实社会已经被一个虚拟世界所包围。人工智能与其他的信息技术、制造工艺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整体发展,将给人类带来完全不同的新面貌。互联网时代对现实生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以其便捷的物流、低廉的价格、周到的服务迅速形成了相较于传统销售模式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是电子商务平台蓬勃而兴,电商销售额屡创新高;一方面是传统购物中心、商铺等面临市场选择的严峻考验。一冷一热两重天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对商务模式的重新架构,使商品交易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焕发了勃勃生机。

2.移动支付。以微信、支付宝为主要代表的移动支付是中国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成果,代表了互联网时代支付手段日益电子化、便捷化的趋势。移动支付以其独有的优势风靡中国,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移动支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显示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了足以与信用卡相媲美的伟大发明。

3.共享单车。共享单车解决的不仅是交通工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共享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人们不用取得物的所有权,就能随时随地享受物的便利,而不必担心无处存放或者损坏失盗。按照共享经济发展趋势,接下来还将会出现共享汽车、共享飞机,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4.高速铁路。毫无疑问,大家都强烈感受到了高铁带来的便利。现在最快的高铁是350公里/小时。目前正在试验500公里/小时的高铁,同时实验室已经在研究2000公里/小时的高铁,大约15年后就可以投入运行。到那时,高铁几乎可以取代飞机,成为人类快捷出行的首选。“地球村”将真正成为现实。

二、技术的整体性突破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教育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的可能性

上述变化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知识和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知识量无限快速增长。据统计,现在每一年信息量的增长量是人类有信息以来所产生的信息量的总和。按照知识图谱分析学家的判断,现在知识更新周期是3-4年。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就意味着大学生一年级所学的东西到了四年级的时候已经被更新了。

另外一个特征是知识综合化速度在加快。千百年来,传统的学科就是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而现在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都是诸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航空航天科学、海洋科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学科,学科的门类以及所涉及的深度广度与日俱增。

知识的综合化,当然会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美国科学院的分析预测指出,1790年,全社会从事知识服务的工作人员仅占2%,工业和制造业的工人只有3%,而95%以上是农业人员;而到了2020年,从事知识服务业工作的人数占到工作人员的87%,农业劳动人口不到1%,工业和制造业相关人员只有12%。可见,从事综合知识服务的工作将成为社会职业的绝大多数。

近年出版的《奇点临近》《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同时揭示了一个可能性,就是计算机,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以一种加速度的发展方式前进。人类的演进,从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到人工智能,已经快到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是人类演进的速度,比起未来计算机发展速度来说却是小巫见大巫。尽管现在人类的智慧依然远远超过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但与此同时也越来越接近一个“奇点”。“奇点”过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将反超人类智能。到那时,不再是实体世界控制虚拟世界,而是人工智能控制人类智能。35-40年后,我们可以见证这一时刻的到来。

这样的变化,为今后带来了非常大的可能性:传统的工作岗位、工种甚至行业不断消失,而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和新的行业又不断崛起。一份美国企业家委员会提供的报告预计,未来几年将有12种工种消失,包括出租车、邮政、造纸、固定电话、手机、信用卡、钱包、电影院、有线电视、快餐店员工、保险等。现在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反复琢磨选择什么专业,可是等到大学毕业时,这个专业可能已经没有了。

未来已来,我们已经感受到未来的边缘,未来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身边。

三、中国未来教育的特征和前景

乔布斯在去世前的最后两年与比尔·盖茨进行了12次讨论,讨论的话题是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一问题要从现在教育发生的变化说起,这些变化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泛在教育登上舞台

所谓传统教育,是指在固定的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而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云技术的实现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任何内容,这就是泛在教育。泛在教育正在替代传统教育,尽管在体制内这种景象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但泛在教育在体制外已经风生水起,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如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从事课外教育的上市公司,它们没有校园、没有教室,甚至没有教师,但是却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学生,可以引领十亿甚至几十亿的人。它以网络为校园,以电脑终端、手机为教室,旗下的教师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世界各地。

泛在教育是以网络为纽带的学习方式。什么时候学习、学习多长时间、由什么样的教师教学,这些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网络教育公司作为中介,向教学的双方收取管理费,并负责解决有关问题。此外,泛在教育还可以根据个性化的需求,向学习者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教学方式,并吸收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改进。

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多家庭仍然认同网络教育的方式。因为现代信息化的交流手段不仅给学习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收到比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大的效果。这就是泛在教育风靡世界的原因。

(二)人工智能初见端倪

按照国家规划,人工智能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正在迅速推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这在深圳罗湖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和实践。

二是开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在线学习教育平台。美国有两家比较著名的大规模在线教育,一个是哈佛大学和MIT联合制作的,另一个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主导的。它们的网上课程,浏览的人数很多,但课程时间不长。如斯坦福大学的慕课在线教学,以前都是凭借电脑终端,而现在主要开发手机平台。一门课程被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1分钟到1分半钟,学习者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来观看学习。所有模块看完后就学习了一门课,并获得相应学分。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取得文凭。这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形态,将会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

现在大数据在线学习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首先是打破了学习的条件限制。当今教育体系下,什么年龄段就上对应的学校。但网络学习课程完全是按照兴趣自主选择,年龄、性别、学习基础、国籍都没有限制。所以,可以实现很多国家的人,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在一起学习。其次是实现对学习者的分类指导。按照大数据分析的功能,可以迅速把几万人进行分类,实行差别化教学。比如以前批改几万张考卷需要很长时间,但现在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将所有考生分类,不仅要分析答题正确率,还要分析错题原因——是因为问题没有看明白,是数学基础不具备,还是文化差异导致了歧义?假如题目正确率很高,它会提示选择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建议选择高一级课程;如果正确率很低,它会建议降低一个层级选择另外一门课程;做错了个别题目,则会有针对性地建议补习什么知识、增加什么学习,让学习成绩更好。再次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互融合并应用到学习教育之中。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下一步关键是如何把手机变成教学工具。现在有些学校仍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这就等于在几百年前不让孩子识字一样。对学生来说用手机学习、交流已经成为了基本的生活方式,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尽管这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担忧,但比起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巨大效益来说微不足道。

文凭认证制度阻碍着慕课的推广。现在国家对慕课文凭还不承认,因为它的驱动力还不够强。在美国,至少50%的大学都有在线课程的学习,多数学校都把一部分课程改为网上授课,另一部分才是面对面授课,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然,网上授课需要更多的后台管理和服务人员,而现在技术上的难点是技术的创新与制度的认证制的矛盾。要不断提高技术服务,就要大量投入以及大量用户参与。怎么让人停留?就要承认慕课文凭。这就成为了一个死结,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马克思还说,先进生产力一定会推动落后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果有一天,大家明确感受到在线教学的效果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是很接近的,那么最终承认它就是时间问题了。

三是个性化教育呼之欲出。迄今为止,人类教育方式经过了两次大的变化:一是从没有教育到有了教育。那时是个人对个人的个性化教育,但接受教育的人很少,所以称之为个性化的精英教育。二是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每个人必须受到必要的训练、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开始了义务教育、公共教育的概念。接受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多,相应的资源和教师供不应求,传统的个性化教育已不再适用。这时候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所有人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然而,集体性的大众教育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用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标准对待不同的人。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人在7岁时,每个个体的心理年龄从3岁到11岁不等。同样是7岁的孩子上学,有的学生心理年龄只有3岁,有些心理年龄到了11岁,这种情况下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尽管有一个口号叫面向大多数,但往往只能面向1/3,另有1/3的人跟不上,1/3的人吃不饱,只有1/3的人跟教师的教学是匹配的。

此外,课外辅导也给集体性的大众教育带来冲击。按照教育规律,应当在适当的时间教授适当的内容。可是现在课外辅导教学异常发达,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上辅导班,这导致学生水平普遍超出了教学内容。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和家长只得投降,因为如果不上辅导班的话自然就落后了。集体化大众教育的弊端已经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必须改变。

个性化的大众教育为克服集体性大众教育的弊端提供了可能。即使在同一班级,个性化的大众教育针对每名学生推送的内容、评估的方式,提供的解决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人解析问题时停留的时间,可以了解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国际化进程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实验室团队研发出一个人工智能翻译器,可以供36位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同时进行语言互换。世界上最常用的有30多种语言,如果人工智能翻译器能够达到99%的翻译准确率,将对教育国际化进程产生革命性突破。在这样的趋势下,未来全世界的大学将会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导性大学,另一种是辅导性学校。主导型大学将只有300多所,集中最优质的资源、最优秀的教师和最优良的服务,教学内容覆盖所有学科,影响所有国家。而其他大学就成为主导性大学的辅导学校。这种全球的影响力和国际化的程度将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现在互联网仍然存在语言的隔阂,大多数人只能看中文网站。但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同步翻译。将来网民可以随时获得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信息,由于语言而导致的文化隔阂、交流障碍都将消失,那时候人才的流动、工具间的流动将会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方便。未来国际化的进程会对教育提出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办学模式和教育方式的改变?

(三)以变应变

在改变的形势下,应对之策的核心观点是以变应变。以变应变,就是在变化中适应变化、主导变化。变什么、为什么而变,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自从有了学校制度以来,人们的基本观念就是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地方。上学和读书经常作为同义语,教学和教书也差不多是同义语。读书、教书是基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化、知识更新,这种思想观念面临着挑战,现代教育把培养能力看得更重。

在不同的维度里,国际上公认在未来最需要的能力有4种。这4种能力被认为是核心素养,是一个人能够适应未来变化和挑战不可缺少的能力,对这4种能力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和幸福程度。

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能够对事物进行理性推理的能力。哈佛大学校长有一句名言:培养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能够判别什么人在胡说八道。他把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归纳为要有批判性思维,对问题的根据、合理性要能够做出评判。

2.沟通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分享都需要沟通,而沟通是需要有条件、有基础的。

3.创造性。未来的世界变化很快,高度个性化、高度小型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只有在某一领域、某个方面有所建树,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4.文化流畅性。也就是在国际上进行交流的能力。只有具备国际视野,通晓不同国家的法律,了解别国风土人情、价值观和思维方法,才能够跟别人进行平等交流。

这是国际上最强调的4种基本能力,也被称之为核心素养。怎样适应这种高度智能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在社会变化当中把握主动,走在时代前列呢?以下几点是值得讨论的:

1.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管企事业单位也好,政府管理也好,只要能够很好地运用互联网资源,就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任何的事业和活动如果不能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就难免失败的命运。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不能够跟互联网结合起来,不管是怎样的高水平,不管有多少投入,也终将被淘汰。

世界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大都非常紧密。如果现在互联网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社会将陷入瘫痪,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学校即使没有互联网,教学活动依然可以照常进行。尽管在教育活动中已经大量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但这些手段仍然处于辅助阶段,还没有达到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水平。

国家提出的目标是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共分成3个阶段: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在中国,校校通已经全面实现了,班班通也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人人通也超过了70%。随着更加成熟的5G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为什么要强调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不用现代网络化的手段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认为网络可以代替一切也是不现实的。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一个实验,教师在20个班级讲授同样的内容,讲完后进行考察,班级80%的人通过了;在另外一个相近水平学校的20个班,将同样的内容用互联网和影视的形式向学生播放,最后考察的通过率只有20%。由此可见,线下教育是不能被替代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

四川成都的手拉手行动就是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个良好典范。这个活动让成都教学质量拔尖的学校与大凉山、小凉山十分落后的学校结队,通过网络结成同步课堂:在成都的学校上课,在另一个很遥远、很贫困的学校同步收看课程。上课时,教师既可以提问成都班级的同学,也可以提问线上几百公里以外的学生。由于网络课堂的放大效果,教师很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很认真地研究每一次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不但落后的学校学生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和事业动力也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线上线下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2.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强调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内涵式发展和教育质量绝不能仅仅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升学率固然是教育质量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真正内涵式发展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真正个性化的本质,才是小班、小组教学等各种形式的本质。

相比传统商店,超市的优势在于体现了高度人性化。超市的成功给教育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怎样提供各种各样可选择的教育。要衡量一所学校内涵式发展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能否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如果一个学校的课程、教学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学生的流动是自由的,那么,这个学校的可选择性就是高的。

曾有学校提出了口号:每一个学生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张课程表,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未来规划来设计个性化课程。这种形式要得以实现,首先要有丰富多样的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第二要有多种渠道,学生能从各个方面获得信息。第三要有多种模式,包括组织形态、教学形态、活动方式,当然还有选择的机制,学业、学分、文凭怎样跟自己的课程组合一并得到认可。如果最后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得到承认,那么其他模式都将失去意义。

国外大学已经在可选择教育的模式方面做了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在提供可选择教育方面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变革,不再按照学科、院系开设课程,而是由学生自主从8个类别数千门课程中各选择1-2门作为自己修习的课程,只要修习了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哈佛大学本科学生不存在专业之分,直到研究生阶段才进行专业化学习。因此注重提供可选择教育,也将是应对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3.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界普遍有疑虑和担忧:在信息化、网络化,特别是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的形势下,教师会不会失去岗位?这种担忧有一种弥漫之势。最近英国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几百种职业当中,按照失去岗位的可能性来划分,教师排在倒数第二位,被淘汰的可能性是0.43%;排名最后的是艺术家和创造者。尽管教师职业被淘汰的可能性不大,但教育活动中一些机械性、重复性、有标准答案的工作,有很多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比如改卷、改作业的工作,将来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来解决。还有重复的练习,也可以由既温柔又耐心的人工智能代替。

教师要做什么事情呢?教师要真正回归到教学的本原上去,就是做人的工作。教师是人的事业,所从事的工作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从大量重复、琐碎、机械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之后,可以从事更具有人类本性的活动,教师会更加幸福、更加开朗,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与此同时,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提高。如果不更新陈旧的观念、知识和方式,要过渡到高度现代化的教育领域是不现实的。

今后教师的活动将有几个特性:一是更复杂的知识传授,是对知识综合性的运用。二是更加富有情感,是以情感的交流和切身体验作为基础的教育方式。三是更加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好地放飞,教师成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波动、美好想象的最适合的对话者。

4.创新教育管理。教育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目前要努力为此创造条件,首要的是打破制度性的分割。消除制度性的分割需要创新,这种分割多年的惯性不可能一下子消除。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从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了,但是要被推广,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管理和法律的阻力。同样,中国已经形成了千百年的教育制度、管理方式不可能在一朝一夕改变,但要为此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要树立一切皆可联系的设计理念,努力打破制度性的分割。现在学籍、教育种类、教育类型、文凭方方面面都被分割成不同的类型和阶段,所以要让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籍管理、不同的文凭、不同的专业之间互通有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上完全没有障碍的自由行为,我们需要在观念上让这些障碍慢慢消失。

其次,要打破单一中心,树立人人都是中心的观点。在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人,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手上都拿着自己的麦克风。面对着铺天盖地的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消息,每个人对自身价值、利益以及所关注的人和事,都是社会发展无限的动力。要让所有人的创造性都能够竞相迸发、每个人都会发声、每个人都被传播,就要尊重和保护这种创造性,这也是教育过程中要让创造性自由生长的要求。当社会真正尊重每个人立场上的时候,教育肯定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都有自己的独立地位,每个人的身份随时可能转换:在这个地方可以是教师,到那个地方是学生;在这个地方是主导者,到那个地方是协调者。要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这样一种平台。

再次,要走向开放。数据是最重要的资源,很多错误都是缘于信息的不准确。以前教师教学过度依赖教学参考书,而现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是没有秘密的。只有开放、开放再开放,才能和大家共同发展。

5.建立合作沟通模式,实现共享共赢。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资源等渠道很多,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改变“零和游戏”的思想模式,培育合作和相互沟通的心态,建立一种新的相互联系的模式。比如学校和学校的联盟,课程和课程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教育才能够健康发展。

袁振国 | 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袁振国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转自搜狐教育: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周然 » 袁振国 | 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周然工作室-专注于现代教育技术

微课专题课程设计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